
龙吞象,现于《山海经》中,或许是一相情愿的缘故,让人联想到中国和印度,也是震旦和天竺(身毒)之间的,不可名状的某种关联。
可怕的是可现在象已经踩过了界,似乎是象踩蛇...
最近印中之间围绕所谓“阿鲁纳恰尔邦”的一连串风波既是始端。
关于中印边境谈判没有进展,使人又一次想到了关于这一地区不可逾越的底线,如若不可,也是既成事实。早已被象国经营多年的藏南地区就象是外兴安岭到乌东地区,贝加尔湖到库页岛一样不可名状的事实已然。如果国家不能坚守,那么达兰萨拉的歌声又岂是可慕不可及的一边说辞。真就象这样的关系层面,谁又是持者,谁又是侵略者。
自有公论!
5月26日,原本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载入中印关系史的:印度建国以来首个大型公务员代表团将启程来华参加培训。然而,由于来自所谓“阿鲁纳恰尔邦”的官员的签证申请遭到中方拒绝,印度宣布取消了该高级公务员代表团访华行程。
引:资料一: ARUNACHAL PRADESH(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,1987年由印度非法成立)约90000平方公里(台湾才70000平方公里),此区是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最肥沃的一块土地,雨量充沛,亚热带气候,经印度多年不懈的移民,现有人口100多万,几乎是西藏的一半,最上的转角就是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转弯,南迦巴瓦峰(Namcha Barwa)就在中国实控区的一侧。印度实控边境线其实离川藏公路,滇藏公路生命线很近。怪不得我国要尽快把铁路从北边的青海尽快修到西藏去,这可是事关战略部署的要害啊,1962年我国对印作战,在已把该区全部控制后又因为雨雪季的来临,就是因为后方的交通线路不济,无法保证后勤,而无奈的退出该区的。
资料二: 世界上除了阿拉伯人有一块被犹太人占领的“被占领土”有些名气外,人们不知道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还有一块中国的“被占领土”,这就是被印度占领的门隅-洛隅-下察隅地区近9万平方公里土地。旧西藏曾设立七个行政于此,进入上世纪中叶以后,非法入侵的印度已经牢固地占领了此地。1987年印度议会正式立法成立阿鲁纳恰尔邦,分设11个行政区进行管辖。

"阿鲁纳恰尔邦"简介
概述:阿鲁纳恰尔邦位于印度东北,是印度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邦。它以绚丽所菜豆景色和使用多种语言的众多部落而闻名于世。 首府:伊塔那噶(海拔530米)因14世纪建筑物伊塔堡(意为砖垒的堡垒)而得名。 主要语言:门巴语、米吉语、阿卡语、谢尔杜克彭语。 其他语言:(共12种,略) 面积:85743平方公里(森林覆盖率25.23%) 地理位置:该邦位于印度东北,西南与不丹接壤,北面和东北面与中国接壤,东面与缅甸接壤。从北部的雪山一直绵延至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。 时区:GMT+5:30 气候:气候变化广泛:从热带气候到寒带气候。低海拔地区炎热而潮湿,高海拔地区非常寒冷。平均降水330厘米。 行政区划:16个县。 人口:1091117人(2001人口普查)男性573951人,女性517166人,性别比例901(女)比1000人(男) 人口密度:13人/平方公里 受教育率:54.74% 男性受教育率64.07%,女性受教育率44.24% 交通:主要国内机场有伊塔那噶、达波日觉、帕西格。公路建设良好,公路总长度10240公里,其中包括国家高速公路352公里。 农作物/经济作物:水稻、玉米、粟米、小麦,含油种子(如花生仁、棉籽等)。 主要矿藏:白云石、石墨、煤、石英岩、原油、天然气、土黄、大理石 主要工业:邦内共有16个工业区。其中水力发电居全国之首。主要工业有:煤矿、钢铁、化工、黄麻、纺织、茶叶、皮革和鞋类、石化、医药、酒精饮料、酿酒、纸业、电子、塑料、软件和信息技术。 生物多样性:从生态地理上划分,该邦坐落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地区,是喜马拉雅地带生态地理最丰富的地区。整个地段呈复杂的山丘地形,从山脚下海拔50米逐渐上升到7000米,其间被几条大河和小溪贯穿。自然界对美丽的阿鲁纳恰尔邦十分慷慨,赋予它广袤的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。这里的动植物品种繁多,森林中有5000余种植物,85种陆地哺乳动物,500多种鸟类和大量的蝴蝶、昆虫和爬虫,展现出一幅生物多样性的全景画面。阿鲁纳恰尔邦拥有两个国家公园和九个野生动物保护区,均有国家森林部管理。据报道阿鲁纳恰尔邦发现了500余种药用植物,不仅可以治疗疾病,还是该邦经济发展的潜在资源。"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