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大概是五年前,初来北京,短短几日,对北京有丰富而独特的感受。多年之后,虽到北京工作,却不及有那几日的获得。它就象是一个“幻象”,多年来,我正是在努力接近那意象中的“实在界”,两种情景下的拉康式的“真实”,正是那The Reality of the Virtual。
那期间,做为艺术学生,去书店当是必然,后买了两本书,一本是《萨特与阿隆》,另一本书《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》,它的作者便是斯拉沃热•齐泽克(Slavoj Zizek),当时,只凭某种感觉,便买了这本书,期间从西安到青海,到深圳,又回到北京,曾几次丢失,又失而复得,却不知齐泽克的思想会在之后又成为我,学力渐进的先兆,从而影响我的诸多观点,这个东欧小国的大人物,他那狂放不羁又鞭辟着里的哲学思辩,“才华横溢、视野开阔又诙谐幽默”,将艰涩的拉康理论通俗化,他关注流行文化,从政治到宗教,从科幻到民俗文化,从大人物到小肚鸡肠,他有“如庖丁解牛,颇有举重若轻、气定神闲的王者风范。”
前年,因着《黑客帝国》的播映,他的那篇“《黑客帝国》或颠倒的两面”,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,给人全新的解读,那人造的虚拟现实和“真实的现实”之间,正是“无意识”,“零制度”的产生的依据, “颠倒的两面并置”不就是善与恶的并存一样吗,是荀况的“性本恶”还是子曰之“性善论”。总之,在齐泽克笔下,总有“征兆”,那“本体”的“恶者”,会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置换,“尼奥”代表了什么?鸟?男人?logos?我们可能已习惯了这“虚拟的真实”,而终极理想的实现是否就意味着“真实”的幻灭?我宁愿等待先知的“征兆”,因为齐泽克说 凡事必有“征兆”。
今,看到欧宁的blog,提到关于他的记录电影The Reality of the Virtual,很有“征兆”,它又启示我去读他,因为我还没有看完这本书…
http://www.alternativearchive.com/ouning/article.asp?id=115


斯拉沃热·齐泽克(Slavoj Zizek)
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和哲学高级研究员,拉康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。他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,将精神分析、主体性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,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,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,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。

http://intermargins.net/intermargins/TCulturalWorkshop/academia/scholar%20and%20specialist/zizek/sz02.htm
其他相关著作书评
http://www.gmw.cn/03pindao/shuping/2004-04/16/content_13850.htm
幻象的逻辑与瘟疫的秘密
http://blog.mediachina.net/article.php?tid_1736.html -From ouning blog
《帝国、都市与现代性》(罗岗主编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6),中齐泽克的文章《哈特和奈格里为21世纪重写了<共产党宣言>吗?》(何吉贤译)
关于黑客帝国哲学与齐泽克
http://www.lifeweek.com.cn/2003-07-08/000015942.shtml
http://ent.tom.com/Archive/1002/1353/2003/5/15-46377.html
《黑客帝国》启示录
http://blog.blogwhy.com/drj798/e_4027.html
参:结构主义大家之一拉康(lacan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